和发哥闲聊了几句,陈昊又把目光放在庄文强身上,笑道:“庄导,一直久仰你的大名,可惜无缘一见。”
庄文强赶忙起身握住陈昊的手,半弯着腰,恭敬道:“陈先生,你实在是太过赞誉了,我在香港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,哪里有什么大名哦。”
“庄文强导演过谦了,你编剧的《无间道》可是被誉为经典中的经典,港片中的天花板,更是给原本沉寂的的港片市场,打了一针强心剂,称你为港片的救世主都不为过啊。”反正商业互吹又不要钱,陈昊也不介意说几句好听的话,再说了,庄文强确实很有本事。
“陈先生,你这样说,我都有点无法适从了,你这样说,置发哥这样的港片中流砥柱与何地。”庄文强一脸不淡定,觉得这位年轻的大老板太爱给人戴高帽了!
周润发笑了笑并不在意,他是个宽宏大度的人,对于香港电影不管是演员还是导演方面的后起之秀,其实他都乐见其成!
而在陈昊眼中,庄文强也确实称得上两千年之后香港电影市场最有才华的导演之一!
其实庄文强执导拍摄的电影陈昊就看过一部,就是《无双》,但就是这一部电影,就让陈昊记住了庄文强这个导演!
《无双》上映的时候,被誉为“香港之子”周润发又回来了。
因为有发哥,《无双》也被庄文强自评履历中“最特别的一部”。
作为2018年国庆档唯一一部票房破10亿、豆瓣评分稳居8.1的电影,《无双》上演了一出逆袭好戏,更再现了香港电影的昔日荣光。
“我要承认的是,我全片只致敬了两件事,除了我偶像发哥之外,还有我们一直执着与热爱的香港电影。”行业深耕20余年的庄文强,亦为“港片式微”不忿:“我都没死,港片怎么会死?!”从这些字里行间都充分的说明了庄文强的自信,以及对港片的热爱!
《无双》还未上映,一张剧照就已成功引燃大众G点。枪火迷乱中,发哥一身白西装面不改色,手持双枪镇定从容,《英雄本色》和《喋血双雄》中的经典场景再现,大长腿也是当年风华。
观众简直太吃这一套。其中一条留言总结得精辟到位:“导演很懂粉丝,因为导演也是粉丝”。
庄文强说,他自己是看着黄金时代的港片长大的。《英雄本色》看了整整一个假期,为此损坏了三张光盘,《喋血双雄》和《英雄本色3》也都看了无数遍。
而说起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,一定离不开周润发。许文强、小马哥、赌神高进,多个脍炙人口的经典角色,都代表着周润发和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。从电影角度来说,周润发是港片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,他的轨迹和港片轨迹是重合的。
风衣、墨镜、火柴棍,有气势的走路姿势,富有激情的肢体语言,冷峻而锐利的眼神,周润发身上,始终有着气魄慑人的大哥风范。
“毕竟我是发哥的粉丝”,他坦言,《无双》一开始就写的是一个很像发哥的人,剧本很多动作场面也都是按照发哥的经典电影设计。可剧本创意接连受挫,他也没敢联系周润发。
在郭富城的牵线下,电影《无双》用周润发来演“周润发”,连周润发本人也觉得有趣,于是就接了。电影上映,气势逼人的枭雄画家,成了周润发另一个代表角色。
《无双》中,周润发双手掀开衣服露出炸弹,飞跳持起双枪扫射,为父报仇的桥段,还有美钞点烟的经典动作,都是掀起回忆高潮的段落,发哥暴走金三角丛林,重回枪林弹雨,顿时小马哥附体。
这些动作枪战戏是《无双》特别大的加分项。庄文强说,创作时保留了很大空间,“枪在发哥手中,怎么打都可以”,毕竟,在他眼中,“没有任何一个演员拿枪能比周润发好看”。再有发哥的八套西装和逆天长腿加持,“粉丝向”的导演拍偶像,果然更懂粉丝。
而在导演和观众双重的“粉丝滤镜”下,由发哥饰演的虚构角色——画家吴复生,居然力压主角郭富城饰演的李问。庄文强说,从以前看他的电影,到可以拍他,而且是想怎么拍就怎么拍,简直太爽了。
“我相信大家也都知道’周润发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了,作为发哥的粉丝我是很欣慰的。”庄文强说。观众看不明白,是拍戏的人做得不够好
除了发哥,庄文强说,《无双》能获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基础,便是“专业”,正如影片台词所说,“任何事情做到极致就是艺术”。
看过电影的观众都对《无双》制作假钞过程的细致刻画印象深刻,这些画面并非电脑特技,而是剧组实拍的结果。学工程出身的庄文强注重细节和规划,希望呈现假钞从无到有的整个流程,在前期准备中,制作假美钞的过程以及涉及到的工具,工艺,都需要考证考究,恰巧工作室楼下就是印刷厂,于是剧组请来专业的印刷师傅,把整个印钞过程从头到尾复刻了一遍。
我们最后印出来的伪钞比真的钞票要小一点,但即使这样,印刷的过程也是非常刺激了,当时在场的每个人都跟电影里发哥和郭富城的心情是一样的。”但这份印假钞的“刺激”背后,如果不是庄文强在剧本阶段的费力打磨和坚持,很可能观众就无缘感受到了。
在陈昊重生前的2020年谈起“港片”,似乎更多代表一种精神信仰。杀手、黑帮、警匪,兄弟情,血色而浪漫的江湖,都在香港电影中永恒。
而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映照曾经香港电影的辉煌与荣光。近年,无论是香港电影及电影人在内地市场的磨合,探索,还是香港本土电影创作力量的断层和衰减,都日趋验证着“港片式微”的现实。
内地市场崛起,曾经叱咤风云的香港电影渐渐变得疲软。
数据显示,港产片在海外的收入从1992年的巅峰18亿港元下降到1998年的不足2亿,香港在与好莱坞的竞争中丢掉了外埠市场。21世纪后,香港电影更是迅速跌落,本土市场的港片收入也逐年走低,2016年香港本土票房总收入为19.5亿,这些电影中港产片在数量和总票房上均占比不足30%。